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爱潮,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亚洲三级av在线,中文字幕第233页,欧美精品免费在线,免费国产之a视频

     首頁 >> 專家視野

專家視野

鐘少穎:美國國家實驗室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發表日期:2017-05-01來源:學習時報放大 縮小
  國家實驗室作為國立科研機構的一種重要形式,主要是應對國家重大和緊迫的戰略需求,順應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需要,以明確的國家任務為目標,通過多學科交叉集成,解決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問題。國家實驗室興起和發展于二戰前后的美國。經過長期的發展,美國建立起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國家實驗室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 

  定位與領域特征

  美國國家實驗室根據聯邦采購條例成立。該條例規定,“國家實驗室應該滿足政府特殊的長期性研發需求,這些需求政府目前的其他研究機構或私營研究機構不能有效滿足;國家實驗室追求公共利益,保持客觀性和獨立性,并向資助機構充分披露信息”。在該條例的基礎之上,美國國會又陸續通過了一系列補充條文,將國家實驗室主要定位在從事“長期性、戰略性、公共性、敏感性”的研究領域。

  管理體系的特征

  美國國家實驗室普遍采取政府擁有、承包商管理的管理模式。具體來說是一種“國會—資助單位—運營單位(國家實驗室管理實體)—國家實驗室”四層次的決策治理體系。其中,國會是國家實驗室體系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國家實驗室的設立與終止、預算審批、外部評估等關鍵管理環節。資助單位主要是指能源部、國防部等聯邦部門。運營單位主要有三類,包括大學、工業企業組織和非盈利機構。資助單位通過與運營單位簽訂長期資助協議(通常為5年合約)的方式來規范和保證國家實驗室的發展。根據聯邦采購條例,資助單位決定國家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國家實驗室要依照資助單位的特殊要求或章程來執行研發任務。運營單位負責國家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實驗室主任等高級管理人員的選聘等。資助單位通過駐地辦公室對國家實驗室運行中存在的風險和績效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來確定國家實驗室的績效收入和補貼。

  經費與預算管理

  美國國家實驗室經費和預算管理的主要特征有二。第一,穩定支持比例高,經費來源相對單一。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費絕大部分來源于聯邦資助單位,根據聯邦采購協議,國家實驗室接收的大部分資金(至少70%)必須來自聯邦政府。沒有主資助單位的同意,國家實驗室不能接受來自非聯邦部門的資助。目前,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費90%以上來自于聯邦部門。一個國家實驗室往往有一個主資助單位,若干次資助單位。第二,美國國家實驗室普遍采取績效預算的管理辦法。首先由資助單位派駐監管國家實驗室的駐地辦公室征集制定各個實驗室的總預算,然后由資助單位提交美國國會審議。國會審議通過后,由資助單位和運營單位通過“霧化預算”的方式將預算資金具體分配到每個“資金桶”。每個預算周期(三年)結束后,由國會委托美國審計署對國家實驗室的績效進行外部評估,并根據績效評估的結果來確定下一個預算周期中績效撥款的額度??冃ьA算這種“結果管理”式預算管理辦法,一方面使得科研人員從繁瑣的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通過績效評估和績效撥款來保持對國家實驗室的正向激勵作用。

  人事與薪酬制度

  美國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主要包括三類,一般科研人員、高級科研員、博士后和客座研究人員。一般科研人員采用限期聘用制,公開招聘并簽訂合同,享受合同規定的工資和社會福利等,在任期如果表現突出,可以聘為長期聘用人員。高級科研人員一般有任期年限制和項目合同制兩種。任期年限制在獲得終身職位前,存在任職年限序列,具有較強的競爭;獲得終身職位后,按照國家公務員的制度進行人事管理。薪酬一般是根據市場定價,靈活性較大。項目合同制是圍繞具體項目聘用人員,可能隨著項目結題離開,薪酬采用固定工資加浮動工資制度。美國國家實驗室人事與薪酬制度主要有如下特點。第一,人事關系相對靈活。在國家實驗室體系中,大約只有5%的人能最終獲得成為固定科研人員的資格,大部分人員采用任期年限制和項目合同制。值得注意的是,博士后和客座研究人員是國家實驗室科研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接近14%。第二,薪酬制度市場化。國家實驗室的薪酬總額在預算制定時通過談判決定,實驗室研究人員的薪酬大部分也是通過參考市場定價以談判的方式制定。

  面臨的主要問題

  美國國家實驗室成立之初致力于滿足國防需求。冷戰結束之后,美國一直在為國家實驗室拓展新的任務,有效利用其特殊的研發能力,使其成為美國公共科學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當前國家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結構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相較于其他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研發機構,國家實驗室在研發管理、項目投資等方面花費過高,降低了聯邦經費的使用效率;二是由于其在獲取敏感信息、政策影響等方面的獨特性,國家實驗室相較于其他研發機構更容易獲得資助單位的青睞,不利于整個科研體系提高競爭性。三是其研發工作過于學術化,無法滿足軍事實踐的需求。很多政府研發機構和私營研發機構不斷發展和成熟,已經能夠承擔國家實驗室的相關任務。四是國家實驗室與產業界缺乏有效聯系,不能有力支持所在區域經濟建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