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爱潮,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亚洲三级av在线,中文字幕第233页,欧美精品免费在线,免费国产之a视频

     首頁 >> 專家視野

專家視野

潘教峰:科技智庫研究的DIIS理論方法

發表日期:2017-01-09來源:中國科學報放大 縮小

  新年伊始,為了體現中科院作為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的重要作用,與廣大讀者共同探討智庫建設的理論方法,本報開設“智庫”專欄,總結傳播智庫建設的有益經驗,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之路。我們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潘教峰院長為本欄目撰寫開篇文章,結合長期從事科技戰略規劃和科技政策研究的實踐,分享他對科技智庫研究理論方法的思考。

  科技智庫的主要任務是開展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著眼于促進科技發展,從科技規律出發研判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和方向;著眼于科技促進發展,從科技作用和影響的角度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的重大問題,開展科學評估,進行預測預見,提出咨詢建議,有效服務宏觀決策,有力引領創新方向。因此,科技智庫研究的對象往往是復雜、綜合的戰略和政策問題,不僅僅涉及科技問題,而且涉及經濟、社會、環境、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僅就科技問題而言,也往往是跨領域、跨學科、綜合交叉的問題。這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系統性地觀察分析世界科技的發展變化及其對經濟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對國家有關規劃布局、戰略重點、政策措施等,提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科學性的咨詢建議和研究報告。

  科技智庫研究的任務和特點決定了這既是一項專業化的研究工作,又是一項系統的組織和綜合集成工作。首先,要用系統的觀點分析問題,將研究對象分解為相互聯系的具體科技問題、經濟社會問題、政策問題或管理問題,組織相關方向的專家進行前瞻判斷。其次,要用綜合的觀點分析問題,科學歸納和綜合集成科技專家、政策專家、情報專家、管理專家的判斷,最大程度地凝練共識,形成對所研究問題的整體認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建議和方案。

  由此可見,科技戰略和政策研究是有規律可循的,其研究過程需要遵循一般的方法,這就是要準確客觀全面地把握發展情況,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形成符合實際與發展要求的解決方案或政策建議。2008年初,在總結多年科技戰略和政策研究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把這一研究方法概括為DIIS理論方法,即收集數據(Data)—揭示信息(Information)—綜合研判(Intelligence)—形成方案(Solution)(如圖所示)。2016年12月出版的《智庫理論與實踐》第6期對我的專訪《從智庫研究理論到科技智庫建設》一文中,我又進一步闡釋了這一理論方法。

  一個完整的智庫課題研究過程,首先要圍繞所研究的問題全面收集各類相關數據和相關現象(Data);然后進行專業化的挖掘、整理、分析,形成客觀的認知和知識(Information);再引入相關專家學者的智慧對這些認知進行研判(Intelligence),得到新認識、新框架、新思路;最后在問題導向下提出解決方案或政策建議(Solution),最終為宏觀決策提供高質量、有建設性的智庫研究報告。在DIIS研究的不同環節和全過程,也需要采用科學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包括文獻計量、情景分析、社會調查、頭腦風暴、德爾菲法等,以保證研究的科學性。

  2007年開展、2009年發布的《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和2012年開展、2013年發布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作為新時期中國科學院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遵循的正是這樣一套理論方法。

  以《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系列報告為例,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將數據情報進行專業化的采集、整理和挖掘、分析,形成客觀知識后,結合專家學者對前沿趨勢的研判、問題導向的政策思考,將這幾者緊密結合起來,最終形成為宏觀政策決策服務的高質量、具有建設性的智庫報告。

  在研究過程中,首先是通過持續不斷地對能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海洋、油氣資源、人口健康、農業、生態與環境、生物質資源、區域發展、空間、信息、先進制造、先進材料、納米、大科學裝置、重大交叉前沿、國家與公共安全等18個重要領域科技發展動態的跟蹤掃描和計量分析收集數據(Data),為各領域研究提供基礎性數據支撐;再通過數據挖掘和綜合分析,從歷史和未來走向的視角,揭示科技發展演進的脈絡和內在邏輯,揭示各領域科技發展方向的特點和內在聯系,以及科技與經濟社會互動的狀況與關系(Information);再次,將情報分析與300多位權威專家的智慧和專業研判(Intelligence)結合,對2050年中國的現代化進行情景分析和構建,研判未來40年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作出了當今世界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前夜的重大判斷,提出了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八大經濟社會基礎和戰略體系的戰略構想,設計了支撐八大體系建設的18個重要領域科技發展路線圖;最后,面向2050年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需求,著眼國際競爭力、可持續發展、國家安全和革命性突破方向,以問題為導向,從戰略和政策視角,凝練出22個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全局的戰略性科技問題,在系統深入思考基礎上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科技創新道路的系統政策建議(Solution)。

  再比如,2013年發布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戰略研究報告,在系統收集科技和國內外經濟社會重要領域和行業數據(Data)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形成了對科技發展整體狀況、重要領域科技發展和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認識(Information),結合200多位各領域專家的研判(Intelligence),分析提出未來10年全球科技發展新趨勢新特點和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前瞻預測出未來5~10年世界可能發生的22個重大科技事件和我國可能發生的19個重大科技突破,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面向2020年的科技發展戰略選擇的政策建議(Solution)。

  上述系列研究報告的成果就是智庫研究DIIS方法創新的典型應用,對我國科技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可以說,一項高水平的智庫研究只有走完Data-Information-Intelligence-Solution的全過程,才能真正提出有效服務決策的科學依據和咨詢建議,如缺少DIIS理論方法中的任何一環,對智庫研究而言都是不完整的。

  方法正確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作為中國科學院學部發揮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咨詢機構作用的研究和支撐機構,中國科學院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的重要載體和綜合集成平臺,及集成中國科學院院內外以及國內外優勢力量建設的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在智庫研究工作中將始終堅持方法創新,堅持基于專業知識和科學證據的科學精神,在DIIS研究的不同環節及其全過程,用好技術預見、路線圖等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工具,運用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管理決策技術、融合匯聚技術、人工智能和運籌學、系統工程、復雜科學等研究的最新成果,創新發展科技戰略咨詢研究的新方法、新模型、新工具,如科學結構地圖、虛擬現實工具、政策模擬工具、可視化決策支持平臺等,發展形成有特色的DIIS理論方法體系,不斷提高戰略咨詢研究工作的科學性和成果質量,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咨詢建議和系統解決方案。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