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11月8日|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學術報告
報告1題目:孤立阿秒脈沖的合成和激光誘導光電子全息術
報告人:杜洪川 副教授 蘭州大學
報告2題目:Overview of Charm Physics
報告人:于福升 副教授 蘭州大學
時間: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上午9:00
地點:近代物理所5號樓1006會議室
報告1摘要:
孤立阿秒脈沖的產生和激光誘導光電子全息術為阿秒量級(10-18s)時間尺度和埃量級(10-10m)空間尺度的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報告總結了目前在孤立阿秒脈沖合成和激光誘導光電子全息術方面所取得的重要進展,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簡單介紹我們在孤立阿秒脈沖合成和激光誘導光電子全息術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進展。
杜洪川副教授簡介:2013年在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獲博士學位。2012年01月-2015年04月,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2015年05月至今,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目前主要從事飛秒強激光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包括高次諧波的產生及其應用,閾上電離和阿秒物理等。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Opt. Lett., Opt. Express, J. Chem. Phys., Phys. Rev. A, J. Opt. Soc. Am. B等國際刊物上發表SCI學術論文20余篇。
報告2摘要:
In this talk, we will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m physics. The discovery of charmed hadrons was a revolution of particle physics. But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weak decays of charm is still a challenge, due to the large non-perturbative effects at the scale of charm quark mass. In recent years, fruitful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both in experiment and in theory. Best age of charm physics will come with more data collected by BESIII, LHCb upgraded and Belle II in the following years, and new methods developed for charm decays.
于福升副教授簡介:2013年7月至今任職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2008年至2013年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讀并獲得理論物理博士學位,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直線加速研究室/巴黎第十一大學做聯合培養博士生。主要從事粒子物理理論研究,主要是重味物理與CP破壞,尤其是粲物理相關的唯象學研究。到目前在國際主流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且大多是與國際著名專家合作完成,多次應邀在國際國內重要會議上做學術報告。論文被國際上著名的各大實驗室幾百人實驗組多次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