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
干旱區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全國重點實驗室2025年度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11月14日至16日,干旱區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全重實驗室”)2025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召開。院士、領導、專家、學者,以及全重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共建單位西北研究院的師生代表等500余人線上線下參會。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線上)、蘭州大學黃建平院士(線上)、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肖文交院士、西北研究院院長馮起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學部地理處處長熊巨華(線上),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重點實驗室管理處處長潘韜,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局大氣海洋與生態環境處處長任小波,甘肅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處副處長緱雪峰,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全重實驗室主任張元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孫福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姜大膀(線上),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所長孫有斌(線上),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康世昌(線上)等參加了本次年會。西北研究院副院長、全重實驗室副主任李宗省主持會議開幕式。
馮起代表西北研究院致辭,向與會領導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指出,本次學術年會是實驗室總結成果、交流思想、凝聚共識、謀劃未來的重要平臺,希望能促進深度研討與合作,匯聚發展合力。他表示,西北研究院將持續支持全重實驗室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世界科技前沿,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和人才高地優勢,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和資源配置,使實驗室的創新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熊巨華在致辭中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理學學科布局,希望全重實驗室科研人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區域可持續發展關鍵科學問題,深入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研究,為推動地理學創新發展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潘韜在致辭中表示,全重實驗室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落實資源、平臺、項目、人才一體化配置。他強調,在國家和中國科學院系統謀劃“十五五”改革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要科學謀劃未來發展思路、目標、任務與舉措,前瞻布局重大任務,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強化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引領重點領域突破,為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任小波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全重實驗室重組以來在科技項目、人才引培、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整體進展與成效。他強調,科技部即將開展全國重點實驗室首次考核評估,既是對全重實驗室重組成效的一次全面檢驗,也是推動全重實驗室邁向更高水平的重要契機。希望實驗室抓住機遇,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提升創新效能、完善運行機制,為服務國家可持續發展重大需求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緱雪峰在致辭中指出,全重實驗室作為甘肅省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為提升區域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省科技廳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全重實驗室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希望充分發揮國家創新平臺作用,加強原創性、引領性基礎理論研究、世界前沿科學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推動國家相關領域科技進步和甘肅省創新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元明代表全重實驗室向蒞臨的各位領導專家致以誠摯感謝。他表示,全重實驗室將聚焦主責主業,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世界科技前沿,進一步凝練關鍵科學問題,探索創新研究模式,產出重大標志性成果,優化人才引育機制,打造高水平戰略人才梯隊,爭取在考核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聚力建成干旱區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本次年會設置了“前沿論壇”與“青年論壇”兩大專場,圍繞實驗室三大主攻方向,針對干旱區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家戰略需求和前沿科學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前沿論壇”上,陳發虎院士、黃建平院士、肖文交院士、馮起院士分別作了題為《干旱區氣候變化與沙塵暴變化歷史》《極端天氣氣候-傳染病復合災害的研究》《天山增生造山演化及資源環境效應》《高寒礦區凍土-水文耦合作用與生態調控技術及集成示范》的主旨報告。浙江農林大學李彥研究員、北京大學袁文平教授、長春師范大學副校長白娥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院院長趙西寧教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岳躍民研究員、蘭州大學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志鵬教授、西北研究院苗運法研究員等作專題報告。報告主題涵蓋中亞荒漠生態系統結構與生物適應、綠洲-荒漠系統與水管理、全球變化下的水文災害風險、大氣干旱與碳循環、土壤有機質形成機制、植被-水文互饋調控、微生物/病毒與土壤碳動態、森林恢復、豆科作物育種、帕米爾高原隆升證據等,展示了干旱區資源環境研究的最新動態與成果。
“青年論壇”環節,10位青年科研人員匯報了在生態水文、風沙過程、氣候變化、微生物生態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同時還安排了全重實驗室內部兩單位的“青年交叉創新團隊”和“優秀青年人才項目”的進展匯報與評審環節。各團隊/項目負責人圍繞團隊建設、研究進展、人才培養、交叉融合及經費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特邀評審專家針對性地提出了寶貴建議,特別強調需進一步凝練核心科學問題,強化交叉合作,提升標志性成果產出。
會議期間,全重實驗室黨總支特別召開了“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黨員大會暨支部聯學聯建會”。黨總支書記李宗省同志領學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重點解讀了“十五五”時期的重大戰略定位、“六個必須堅持”基本原則以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的戰略部署。與會黨員同志結合全重實驗室使命定位和干旱區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需求,圍繞如何加強全重實驗室兩個共建單位間的協同創新、優勢互補,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實驗室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閉幕式上,李宗省代表全重實驗室向所有參會的領導、專家和青年學者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本次年會是一次高水平、高效率的學術盛會,為全重實驗室未來發展凝聚了共識,明晰了方向。他強調,全重實驗室全體成員將繼續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勇于開拓創新,力爭產出更多關鍵性、原創性、引領性的重大成果,為搶占干旱區資源環境領域科技制高點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為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貢獻核心力量。

會議現場

馮起致辭

張元明致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