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
青海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研討會召開
10 月 24 日,由青海省科協主辦、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鹽湖產業科技創新智庫戰略研究基地”承辦的“青海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研討會”在西寧召開。研討會以“匯智聚力 協同創新”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鐘林生研究員、劉明熹副研究員分別作主旨報告。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羅順邦出席并講話,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副所長馮海濤致辭。省科協調研宣傳部、六家智庫基地負責同志、智庫專家學者代表40余人參加。
羅順邦副主席充分肯定了六家科技創新智庫基地在發揮專業研究優勢,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強調,科技創新智庫在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發展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要持續聚焦產業“四地”及新質生產力發展等重大課題,開展前瞻性研究,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展現新作為;要堅持求真務實,在研究質量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打造黨委政府信賴的科技創新智庫;要深化協同聯動,打破領域壁壘,在交流合作上邁出新步伐,促進跨學科成果深度融合;要完善管理機制,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培育智庫后備專業研究隊伍,強化自身建設,在治理效能上展現新提升。
馮海濤副所長在致辭中指出,鹽湖資源是青海的“戰略資源富礦”,對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意義重大。他表示,青海鹽湖所將依托鹽湖產業智庫基地,加速構建“科研—智庫—決策”三位一體互動體系,推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及新能源材料研發等領域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強科研優勢與智庫功能深度融合,動員組織專家學者聚焦全省發展戰略需求,在跨領域協作、數據共享、政策建議等方面深入研究,將分散的智慧凝聚為有組織的智庫合力,為青海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鐘林生研究員以《青海省自然保護地生態旅游發展策略》為題,立足青海“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的生態戰略定位,系統闡述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為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言獻策。劉明熹副研究員以《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題,依托青海獨特資源稟賦,提出“科技引領—產業躍遷—生態賦能”的未來產業培育路徑,為青海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未來產業高地提供科學決策參考。兩位專家的報告從生態保護與產業創新雙維度回應青海高質量發展時代命題,生動詮釋“協同創新”核心要義,為青海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智庫動能。各智庫基地專家學者圍繞“資源共享、成果互通、協同攻關”議題深入座談交流,探討跨領域協作重點方向與實施路徑,為智庫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承辦,不僅是鹽湖產業科技創新智庫基地踐行省科協智庫建設要求的具體實踐,更彰顯了基地在整合資源、凝聚智慧方面的能力。下一步,鹽湖產業智庫基地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持續跟蹤鹽湖產業國內外發展動態,深化與各方協作,產出更多高質量決策咨詢成果,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為青海高質量發展貢獻 “鹽湖智慧” 與 “鹽湖力量”。
審核:葛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