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
第12屆凍土工程國際研討會在蘭州成功舉辦
10月11日至13日,第12屆凍土工程國際研討會在蘭州成功舉辦。本屆研討會以“氣候變化下‘一帶一路’凍土基礎設施挑戰及防控技術”為主題。來自國內外近40家機構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代表參會。
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冰凍圈科學學會(籌)、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俄羅斯科學院梅爾尼科夫多年凍土研究所和黑龍江省寒地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中國地理學會凍土與寒區工程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冰凍圈科學學會(籌)凍土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
西北研究院黨委書記張長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張長春介紹,自上世紀50年代,一大批中國學者從莫斯科國立大學學成歸國,開始了凍土科學與工程的研究工作,中俄雙方在普通凍土學、凍土工程學等領域開展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中俄凍土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交流平臺,將進一步深化雙方在凍土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在開幕式上表示,過去的幾十年里,中俄兩國凍土科學家圍繞凍土物理力學性質、凍土工程技術、凍土生態/水文和災害效應等領域開展了長期的合作研究。希望通過本次會議,中俄在多方面繼續深入合作,共同攻克凍土領域的世界性難題,為兩國寒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茹志濤副處長在致辭中強調,凍土工程國際研討會是國際凍土領域科學家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此次會議,學者專家應進一步聚焦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凝練重要全球合作議題、深化科技務實合作成果,聯合攻克全球共性科技挑戰。
甘肅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吳志強在致辭中表示,甘肅省科技廳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不斷促進中俄兩國學者間的學術交流、深入開展實質性科技合作,為推動中俄關系邁向更高水平、助力兩國多領域多層次共同發展作出積極努力。
西北研究院副院長、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明義研究員在開幕式上表示,俄羅斯科學院一直在助力重點實驗室不斷實現科研突破,為雙方在國際科研合作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重點實驗室成長歷程的見證者。在此,衷心祝愿中俄雙方能夠繼續深化科研合作,攜手攀登凍土研究領域的新高峰。
此次會議共設6場大會特邀報告、40余個專題報告。俄羅斯科學院梅爾尼科夫多年凍土研究所Aleksandr Fedorov教授、東北林業大學金會軍教授、北京交通大學李旭教授、中山大學劉建坤教授、西北研究院吳通華研究員作主會場特邀報告。報告涉及凍土變化及其水文-生態-災害效應、凍土地貌遙感和監測技術、凍土制圖、凍土工程與寒區建筑、冷生環境與現象、海底凍土動力學及天然氣水合物、凍土區地球物理新技術與應用等方面。與會專家圍繞寒區凍土、環境、工程、生態等領域開展了深入交流與研討,為國際凍土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發展建言獻策。
會后,雙方就下一屆凍土工程國際研討會議程進行了討論,確定俄方于2027年舉辦第13屆凍土工程國際研討會。
張長春致辭
程國棟致辭
茹志濤致辭
吳志強致辭
張明義致辭
會議現場